台灣記憶體模組廠如何透過專注利基型產品與技術,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鞏固其市場地位?
Answer
台灣記憶體模組廠的利基策略
台灣記憶體模組廠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背景下,正積極尋求鞏固市場地位。其中一個關鍵策略是專注於利基型產品和技術,例如晶豪科(3006)專注於SRAM、Low Power DRAM等利基型DRAM和記憶體控制IC。這種專注使得台灣廠商能在特定市場領域保持競爭力,並透過掌握製造與IC設計雙重角色,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
轉單效應與供應鏈轉移
全球記憶體供應的收縮和價格反彈為台灣模組廠帶來了顯著的轉單效應。隨著三星和美光等主要供應商退出部分市場,台灣廠商得以填補這些空缺。例如,三星停止供應MLC規格的儲存型快閃記憶體,美光也減少了DDR4產品的供應,這為台灣廠商創造了機會。南亞科(2408)作為台灣唯一的DRAM原廠,直接受益於DDR4報價上漲,進而擴大了其盈利空間。
技術升級與市場信心
除了轉單效應外,台灣記憶體模組廠也在積極轉向高階技術,如DDR5和HBM。儘管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三大原廠已開始減少DDR4產品的供應,轉向更高階的技術,台灣廠商仍能透過技術升級來保持競爭力。法人機構對記憶體族群的買超也反映了市場對台灣記憶體產業的信心。外資如台灣摩根士丹利和美林近期積極買超南亞科(2408),進一步推動了股價上漲。